星期五, 10月 26, 2007

「知識與人」的互動實例(Situated Knowledge)-----請想一想....

我們在禮拜一課堂中所實際「操作」的---就是一整個龐雜的「知識」,被「分析」、「歸納」與「統整」的過程。

首先,我要請各位先想一想這個問題。在分析、歸納與統整知識的過程當中,「人」與「知識」的「互動關係」是什麼?例如,各位可以這樣想。這個「什麼是有效能的老師」的問題,有沒有一定的「對錯標準」?而當各組產生了各自的答案與判別「有效能的老師」的標準---這些答案與標準,是「見仁見智」的,還是能放諸四海而皆準?

換句話說,如果我把同樣的題目拿到美國、日本或者泰國的教育環境裡---他們的答案,妳覺得會不會跟我們所討論出來的「一模一樣」?

各位的答案是什麼?

當妳想通了這樣的議題,妳就很容易知道:什麼是「人」與「知識」互動的關係。我也一再跟各位強調:質性研究的基礎,就建立在「人與知識的產生互動」的「知識論」基礎上。知識沒有一定標準,也沒有一定的答案。知識的「正確有效」與否---完全建立在當時的人、事、物與時的互動結果上。(所謂的:situated knowledge)

我們在下禮拜的課堂上會有相關的延續的活動。
請各位不要把我們辛辛苦苦的討論草稿給丟掉囉!

Jimmy

星期四, 10月 25, 2007

公布課堂作業的「優勝組別」---第五組

各位同學大家好:

課堂上各組作業的評閱大致上已經做完。我現在要公布「優勝」的組別:

奪得「冠軍」的,是第五組。

這一組的同學將所有上課討論過程的資料都交齊,可見她們用心的程度。再者,她們所分的三大類「效能老師」的特質中---每一項的細目,都完全符合她們所自行訂定的名稱。名稱的訂定,非常的恰當。(分別是:教師「人格」特質、班級經營與時間管理)。

說實話,我非常驚訝於各位的研究能力。在短短的數十分鐘裡,大家群策群力,就可以把整個龐雜的資料做出系統的歸納與整理。並且各組同學都非常用心的討論,讓我們的上課氣氛非常的熱絡。感謝大家的通力合作!

下一次上課........我們還有更精彩的。
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Jimmy

星期二, 10月 16, 2007

「知識與人之互動論」-----作業請張貼於此

各位好,

昨天我們所探討的「知識」versus 「人」的關係與互動的議題,稍嫌艱深。不過,我「阿明」已經盡力囉。若各位有不清楚的地方,都歡迎隨時回應上來。

昨天跟各位提到:基本上,「 知識」與「人」之間有兩種關係。其一,是「知識」的存在與本質與人類的解釋/詮釋角度與方法毫無相干。知識的本體與本質絕不會因為人的因素而改變。這樣的看法,舉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數學」中的演算式。1 + 1 = 2。2這樣的結果,無論誰來算,在那個地方算,結果都會一樣。而上述的看法,就成為往後「量化」研究的基礎。此派學者認為:知識若要被「證明」為真,必須超越且排除任何「人為」的干擾,成為放諸四海皆準的準則才行。

而卻有一派人持完全相反的看法。

這派的學者主張:「人」(主體)是存在於「知識」之前的。如果沒有「人」先存在,宇宙中的任何知識就都失掉了意義。所以,是「人」賦予「知識」意義,而人「如何」解釋與理解知識的方法就決定了知識的本質。這個論證最佳的佐證是:妳問一百個人「什麼是」愛情,那麼可能得到一百個「看法」。故以,到底什麼是「愛情」---其實是「見仁見智」的。而這派的學者主張:所有的知識都是「見仁見智」的。沒有什麼絕對的對,或者絕對的錯。所謂「對」與「錯」---都必須放在「不同的時空脈絡下」去檢驗。而這樣的主張,就成為了「質性研究」的基礎。

請各位將「知識與人之互動」的例證作業張貼於此。張貼的方法,請比照前一份作業辦理。

祝各位作業順利!

星期三, 10月 10, 2007

請將這個禮拜的作業----「典範、知識論、本體論與方法論的實例」回應於此

各位同學大家好,

上完了上個禮拜的課---對於C與I班各位同學的敏捷反應與討論熱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在研究法的這一堂課上,有一段美好而充實的時光!

在下個禮拜一上課之前---請各位將您們的第一份作業回應在此區塊。要求各位回應在這個特定區塊有下列原因:(1)方便老師統一管理,(2)大家也可以瀏覽彼此作業。

(回應範例): C班**號 李*** ,將「典範、知識論、本體論與方法論的實例」作業做好了。


下個禮拜上課的時候,請各位思考這個問題。現在網路上隨處可見的資訊、知識這麼多......妳要「怎麼判斷」這些知識何者「可信」,何者「不可信」?

星期三, 10月 03, 2007

各組報告的基本要求與這個禮拜的作業

各位同學大家好:

首先希望各位部落格建製順利。: )

以下是各組報告的基本要求。

1. 各組每一次報告以20~30分鐘為限。

2. 各組每一次報告時,必須準備兩份書面資料。第一份為報告的「大綱」,在報告時分發給全班同學每人一份之用。第二份為完整的報告,需要交給老師當作該組的期末成績。(給我的報告,可以在期末之前的任何時間繳交。報告的成績,以組為單位。)

3. 各組報告的內容大致如下:

(1)請大略介紹該研究法的「定義」。(例如:「什麼」是「個案研究法」?)

(2)請大略介紹該研究法的「運用」。(例如:「個案研究法」可以「運用」在什麼方面?請特別注意:這個「運用」的部分,需要盡量與妳們本身的專業作結合。舉例來說:妳是幼教的老師,請想想怎麼運用該研究法在妳們的工作場合之中?)

(3)請大略介紹該研究法的「參考網站」(或者「書目」)。

(4)請準備1~2個「問題與討論」與全班同學同學互動與分享。問題請與妳的報告相關。

以下為這個禮拜請各位先準備的作業:

請思考一下:「中醫」與「西醫」是兩種現今最盛行的醫學「典範」。那麼,依據妳的了解,還有「什麼」(學說?領域?專業?)能夠代表兩種截然不同的「典範」?

星期一, 10月 01, 2007

歡迎幼95C,I兩班同學加入研究方法論課程

幼95C、I兩班的同學,大家好:

歡迎您們加入研究方法論的大家庭!!

上完這門課之後,你們會知道身為「研究者」(researchers)的箇中況味。

我自己從事研究工作一段時間以來,有一個小小的感想。所有的真相(truth),都需要研究者慢慢的去發掘與迫近。而身為「研究者」的迷人之處,就在於「真相」的獲致與否---絕大部分取決於你所使用的觀點與工具是否有效率 (effective and efficient)。換句話說,是你,「決定了」真相的樣態,而非真相,「找到」了妳。

而我在這門研究法課程想要「交付」與你們的,就是研究方法論裡面的諸多觀點(perspectives)與工具(methodology)。可是,最終的真相,與真相如何的趨近(approaching)與詮釋:還是在你的手上。

我不禁想到佛教的唯識學中說得好:「一切法,由心想生」。而根據認知心理學的理論(cognitive psychology),最佳的學習獲致,是團體的「認知建構」影響個人認知基模,之後隨之漸漸「質變」與「量變」的過程。所以,這裡是一個各位可以發表各人意見的空間。而經由與別的同學的意見交流與經驗交換,你們絕對可以激盪出令人驚嘆的智慧火花!

請記得。研究法是一門訓練批判思考的學科。請你們永遠抱著懷疑態度,求證的精神---對於課堂上所講解的,所傳授的,勇於質問,但虛心檢討 ....歡迎你們!讓我們高高興興的一起進入研究方法論與心理學的「真相」殿堂!

在此,要請各位同學在接下來的一個禮拜內,將個人的部落格建置完畢。並請回應於此。請將妳的班級、姓名、座號寫上,並加上「本人部落格建置完畢」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