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0月 24, 2006

我們從「照片」裡能看到什麼?

各位同學大家好,

上個禮拜五的「照片」活動,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
其實,更重要的是:不知道大家從這個短短的活動中,有沒有嚐到了一些身為「研究者」的況味?

從不斷的使用「演譯」(由已知推測未知)與「歸納」(由未知找到規則)法找出可用的Data(資料), 再從許多繁雜的Data中找到某些可能的「主題」(theme)/「模式」(pattern),再經由找出的「主題」或者「模式」的過程中,形成假設(hypothesis),再由假設形成理論(theory)....

各位經歷的這整個過程,事實上就是「研究」的過程。

無論是質性或者量性的研究,其實都要經歷類似的過程。
而質性研究與量性研究其間的「差別」,不過就是因為「知識論」的差別所產生的歧異罷了。

作業

1. 在這裡,希望各位在本週上課前,能夠參考一下課本 p. 379的「質性研究的特徵」那一部分。

2. 看完之後,在禮拜五上課之前,希望各位依據我們課堂上所討論過的「知識論」,
對課本「質性研究的特徵」做出回應。(例如:妳贊同或者不贊同質性研究,為什麼?等等。)

謝謝!!!!!

49 則留言:

peterlien 提到...

以前我會相信天底下一定有真理,但是年紀越大後,我就不太相信真理.為什麼?
除了資訊時代的來臨外,自己內心的自省及大環境的改變,都是我的觀念改變的原因.
質化研究就是如此,他比較有人文特質,
他認為同一件事情處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會有著不同的結果.
舉例:我用婆媳問題來解釋,以前的婆婆是代表著權威,現在可就不一定喔,為什麼?因為教育水準提高,家庭結構的改變,工作的關係,觀念的改變...都改變婆媳的互動關係,你認為?

peterlien 提到...

現在我比較相信物極必反的道理,這是道家的思想,也就是輪迴的道理,所以才有太極.
知識也是,當一個理論過於龐大後會爆炸死亡,而新的理論會異軍突起,但是當新的理論經過一段時日後又過於龐大,又步入爆炸死亡的命運,為何會爆炸?因為他無法解釋新時代的價值改變,人心的改變,環境的改變,最後知識改變了.
我們不止是人要適應環境,知識也要適應環境 ,否則就落伍了.

vivi 提到...

研究的本質乃在探討一事件或一現象之「真實」情況為何?或「事實」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事實」乃不同個人於不同時空背景下所見之匯集。我們無時無刻藉由感官接觸與接收到存在於個體以外的似乎都很有道理種種訊息,而我們對許多所見所聞往往也因為心境的轉變所以會產生不同的感覺與感受;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事件或物件的全貌可以用各式各樣的方式呈現。就像上週五一張圖片可以有不同的話題,而且每一個答案似乎都很有道理。雖然答案只有一個,但從中我們也得到不同的見解、看法。

薀淇 提到...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薀淇 提到...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薀淇 提到...

上週五的一張安麗的廣告照片~可以有不同的話題,讓我覺得照片中的母子很溫馨!!而且每一個人的答案似乎都很有道理。雖然答案只有一個!!但從中讓我們也得到不同的看法。
就向老師說的一張的事實但大家的解釋都一樣!但也有相似的地方~~而我們在全部的地方看到了:1.各行各業2.吃的
但在這個活動中我們想到了什麼?1.想像力.邏輯很好2.同樣的東西答案都不同
我們也把主題歸納:1.都要錢2.健康
老師也說越好的主題就可以解釋越多的現象會變成"理論"

Enya 提到...

質性研究-泛指採用「歸納法」,而不是經由統計或其他量化程序產生研究結果的方法,而是經由詳細精確的資料中建立相關的理論範疇並歸納出結果來,也就是「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其重於「了解過程是如何發生?」、「分析的全面性」,常用的方法有深入訪談及田野觀察。
量性研究-泛指採用「演繹或推斷法」,也就是先預設的推斷或假設作測試和驗証,推論出結果。常用的方法有問卷調查。
因此質性研究與量性研究應能整合及互補舉例如下
(一)質性研究方法所得資料可以用來批評量化過於仰賴數據所呈現不足之處,因此量化所得數據需再經由質性研究的觀察,才能確定具有普遍性,或只是個案而已。
(二)質性研究包含著研究長時間的個人深入觀察經驗,因此能補足量化研究不夠深入問題的缺點。
(三)質性研究是第一手的觀察,屏除了許多侷限於現有理論的觀點,加以量化研究的結果,開創新的研究視野與新結果。
(四)質性研究的細膩與帶有藝術味道的途徑,可以豐富研究結果,讓研究結果更加顯著耀眼。

施施 提到...

質性研究的結果並不是為了普適到每一個情境,(事實上教育的結果發現也不可能應用在每一個情境)所以質性結果的提出除了解決研究研究者本身的問題之外,也看重對其他教育者、研究者有所啟發。與量的研究設計相比,在特定研究的應用中,質性研究設計是較少結構化且更有彈性,這並無好壞之別。由於研究的脈絡、目的及性質不一,研究設計也有所不同。

質性研究
前提:自然科學在西元前七八千年即有。人類研究起源是自然科學。只要有人即有研究起點。觀察法(質性研究第一步)。假設預期是明顯的,限制設定有特殊,”清醒”的主觀才是正確的。
質性研究的意義是什麼?
質性研究的目的是什麼?
調查—收集實證資料—分析—論述—報告
主題—目的—問題—研究方法(帶著清醒的主觀,選擇進行這些事)

three cats 提到...

如果以個人的理解來談質性研究法就好比故事來描述,不管是說或是聽故事的,每個人的生命經驗皆不同,雖然有的人覺得自己的生命經驗平凡乏味,但那也是個人的獨特經驗,搞不好說出來對別人是新奇的和有影響的。如果藉由說故事與聽故事來學習人生經驗的話,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是聽故事長大的,例如童話故事都是由long time long time ago 開頭的,可是我們還是非常的愛聽,也由故事其中的內容來得到一些生活中寶貴的經驗,質性研究就像是在訴說生命故事,我想這就是質性研究法的魅力吧!

Erica 提到...

研究的本質乃在探討一事件或一現象之「真實」情況為何?或「事實」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事實」乃不同個人於不同時空背景下所見之匯集。我們無時無刻藉由感官接觸與接收到存在於個體以外的種種訊息,而我們對許多所見所聞往往也因為心境的轉變所以會產生不同的感覺與感受;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事件或物件的全貌可以用各式各樣的方式呈現之,而這亦是藝術之所以好玩、有趣之處。質性研究自來即以研究乃是一種藝術而非技術自詡之,因此所強調的重點乃在於探尋事實的本質與探索現象的各種面向,並以個人與自身以外的種種所產生之互動來進行符號詮釋,所以基本上質性研究是藉由人、情境與時空三個座標軸架構所得的三次元角度來檢視各個存在的現象。所以質性研究是整體的、主觀的、可解釋的、具有描述與洞察特質的。

Maple 提到...

質的研究特別重視:(1)研究者親自體驗(參與觀察)並記錄自然情境中的
行為,(2)蒐集多樣化的描述性資料,如訪談抄本、實地記錄、圖片、相關文件
等,(3)兼顧事件或現象形成的過程及結果,(4)不在驗證研究假設,而是將諸多
片斷資料予以歸納,以發現其關聯性,(5)探究不同個體對於自己本身行為所作
的解釋或認定。教育研究中比較熟悉的研究方法如人種誌研究、歷史研究、個案
研究等,均屬於質的研究。

  質的研究:(1)是以特定期間所蒐集到的資料作為分析的依據,(2)通常以個
案研究方式進行,深入探究在此一個案(一個人、一群學生、一所學校、一項方
案、或一種概念)所發生之事件或現象。主要的研究設計有兩類,其一是人種誌
設計、第二是分析設計。在人種誌設計中,研究者採用觀察、訪談、或文件分析
的方式,針對研究對象進行深入或長期的探究。分析設計則透過完整的文件分析
,了解過去的個人、事件、或現象對於現狀的可能影響。分析設計又可分為概念
分析、歷史分析、與法規分析三種。

  透過質的研究途徑,研究者可以儘可能的深入了解所欲探討的事件或現象,
而且通常可以單獨由研究者進行機動性研究,也比較不需花費龐大的經費。但是
質的研究無法精確描述群體現象,研究過程耗時費力,研究設計在信、效度以及
推論方面都仍有不盡周延之處,這些不足之處正是量的研究優勢所在。

郭淑惠 提到...

從簡單的一張照片,經過老師的設計教學方式,我們了解了不斷的使用「演譯」與「歸納」法找出可用的資料, 再從中找到某些可能的「主題」或「模式」,形成假設,再由假設形成理論。透過活動,每個同學都已經參與了「研究」的過程;並且體驗了身為研究者的況味,老師真的很用心教學,每次都設計了簡單明瞭的教學方式,讓兩班的學生上起課來都興趣盎然。
個人是較贊同質性研究的,量化的研究比較注重科學研究及數據來驗證研究結果,結果雖然權威但卻顯得武斷,因為研究者只根據單一的及具體的現實加以研究出多數人都可以接受的理論,而質性研究則注重感覺及深入,研究者必須隨著各種因素修訂研究計畫,變更研究內容,在研究過程中逐步形成理論的假設。因被研究者會因為環境的改變或情緒的因素,個人行為、思考隨時在做改變,研究者必須長期與被研究者做互動,深入觀察研究對象,在自然的研究情境下,結果較人性化、詮釋也較精確

藍色的維尼 提到...

老師,您好:
我們是這星期要報告的第2組同學,是否可以請老師抽空時間出來,到您的信箱過目我們的報告,需要改進的地方,請告訴我們。p.s.請務必要回應唷!謝謝您~

惠娟的部落格 提到...

質性結果的提出與量的研究設計相比,在特定研究的應用中,質性研究設計是較少結構化且更有彈性,這並無好壞之別。質性研究實際上並不是一種方法,而是許多不同研究方法的統稱由於研究的脈絡、目的及性質不一,研究設計也有所不同質性研究能使研究者更深入的理解社會事實,並發展出特殊的知識論.研究的本質乃在探討「真實」情況為何?而「事實」乃不同個人於不同時空背景下所見之匯集。質性研究與量性研究應能整合,質的研究的範圍比較受限而對於從而行動者會對於自身的行動與其他事物進行詮釋,並賦予「主觀意義」,相對的量性的研究它的研究範圍可以較為寬廣的,也較講究數據的統計和較客觀的科學的論證。

annie 提到...

研究者所面對的行動者乃是質性研究的「表層對象」;至於行動者背後的生活世界,才是質性研究的「深層對象」。總之,生活世界是意義的根源,是做為理解之所以可能的前提條件。而生活世界是語言為核心所建構出來的意義世界,它是以背景共識、情境定義的方式預先存在人類象徵互動的過程中,成為人與人互動、溝通、交往的前提。

翠芬 提到...

質性研究客觀性必須建立在所謂相互權威、相互控制的探索者社會之上。總之,質性研究的規範性原則,不應展現在明言知識的方法規則上,而是展現在學術社群自身的相互權威性默會傳統上。

unayun 提到...

一般而言,質性的研究有十二個重要特徵(Patton , 1990:39--63)
1.自然探究(naturalistic inquiry):研究完全自然的真實世界(realworld)情境,不加任何控制與操弄,完全展現研究的開放性(openness),以及對結果的毫不加預設限制與立場。
不贊同,因為對結果不加預設限制與立場不也是一種限制嗎?
2.歸納分析(inductive analysis):醉心於詳盡與特殊的資料,並依之加以歸類(categories),找出不同面向(dimensions)與相互關係(interrelationships)。
贊同,資料須歸類才是有用的資料
3.整體觀點(holistic perspective):著重於整體的觀點來探究世界﹐並不把世界當做是可任意分割?組合的﹐而是主客相互依存且複雜的現象﹐必須視作一體且多方面去觀察。
贊同,唯有如此才不會以井窺天。
4.質的資料(qualitative data);直接從人們的個人觀點與經驗中,獲得詳盡,複雜與深刻的資料。常以文字或圖片的形式呈現,而不用數字表示。
不贊同,數字也是文字或圖片的一種表達方式
5.個人接觸(personal contact):研究者必須去接近被研究者及研究情境﹐以直接的方式獲得第一手資料﹐洞悉真相。
有疑問,有些事保持距離反而能發現真相。
6.個人洞識(personal insight):研究者個人的經驗與洞識對真實現象的了解,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個人洞識往往生自對資料來源的接近(closeness),接近被研究者並不意味著偏見,就像許多偉大發明都是來自對被研究者接近後的洞識,如Freud的接近病人,Darwin 的親近大自然,以及Newton的撞見一個蘋果(Patton,1990: 48)。
贊同,如我們對幼教相關問題較有經驗。
7.動態系統(dynamic systems):重視過程,而且假定不管個人或是一個文化系統一定是持續穩定的變遷與發展過程。變是人類生活經驗中最自然、可預期與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
贊同,因為知識是生生不息,人們永遠追尋真相。
8.獨特案例(unique case orientation):假定所有的個案均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時空的不可重複性﹐並無法像實驗室一樣可以重複發生﹐所以每一個案例都是獨一無二﹐不再發生的。
不贊同,雖然是獨一無二,但是仍有脈絡可循。
9.系統敏感(context sensitivity):主張科學發現在特定的社會、歷史與文化的系絡下,只是暫時存在;根本否定超越時空限制通則(generalizations)建立的意義與可能性。
贊同,因為時間是連續的。
10.神入中立(empathic neturality):當研究者在參與現場時﹐必須能夠融入現場﹐才能夠做到真正的參與﹐繼而對研究情境能有深刻體認。但是研究者的工作就是要發現研究現場的問題﹐所以當融入現場後﹐還必須要能夠在報導時將自己從情境中抽離出來﹐不致因過多的情感而影響了報導。
贊同,好像是廢話。
11.設計彈性(design flexibility): 讓研究設計能因應情境的變遷與深度,同時,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可能發現新的目標﹐如果研究設計太過應硬性﹐不僅喪失了研究過程的新發現﹐也導致無法因應情境而作出最好的決定﹐所以應避免太過僵化緊密的設計。
贊同,本來不就應該如此。
12.關注意義(meaning concern):質的研究,重視不同的人所賦予自己的意義,也關注不同的參與觀點(participant perspectives),希望透過人們生活意義與觀點的了解,促進真象的展現。
贊同,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質與思考模式。

阿飛 提到...

基本上,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之不同,乃是研究派典的差異。質的研究不僅指示一種研究方法,也代表一個研究派典;量的研究不僅指示另一種研究方法,也代表另一個研究派典。費爾史東曾扼要比較這兩個研究派典的差異,至少顯示在下列幾方面:

1.對於社會世界的基本假定
量的研究相信「社會世界」與「物理世界」一樣,具有客觀存在的「社會事實」,不因研究者的主觀認知或意義了解而改變其樣態和面貌。事實就是事實,不僅客觀存在,而且可以量化,可以測量。質的研究則相信,社會世界與物理世界不同,一切社會現象的存在,都來自社會中個體或集體對社會情境的界定,是主觀的認知,而非客觀的存在。

2.研究的目的
基本上,量的研究與質的研究都期望了解社會現象,並加以適當說明和解釋。但量的研究基於社會事實客觀存在的假定,強調研究的目的是在揭露或發現既存的社會事實,進而分析其中因素之間的關聯,並解釋社會事實改變的原因,藉以確定社會現象中的因果關係。但基於另一種假定,質的研究因相信社會現象的主觀性,故主張研究的目的,是要從行動者的立場,以行動者的生活體驗和了解,闡釋社會現象的性質與意義。簡言之,量的研究旨在「描述」與「解釋;質的研究旨在「了解」 與「闡說。

3.研究的方法
量的研究與質的研究各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前已略有述及。蓋量的研究之所以採取量的分析,乃是假定社會事實量化的可能性與必要性。依照量的研究觀點,社會事實既是客觀存在,那麼對這個事實所作的描述和說明,就必須存其原本的面貌和內容,不能因研究者的個人價值觀念或其他因素而導致偏差和錯誤,因此,保持客觀,避免偏差,乃成為研究的基本守則,而量化的分析則是最客觀,最精確的描述與解釋。然而,質的研究卻認為,若要有效了解並闡釋社會現象,就必須參與或投入研究對象的生活中,觀察其行為與語言,了解其中的深層意義,始能真正掌握社會現象的主觀性。基於上述方法上的差異,量的研究常以實驗、調查、相關、事後回溯等傳統性研究方法為主,而質的研究則以田野研究、俗民誌研究、個案研究為主。


4.研究者的角色
在量的研究中,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之間的關係是「主一客」形式,研究者以一個旁觀者,局外人的角色,站在研究對象之上的層次來了解研究對象,以避免偏差和錯誤。但在質的研究中,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之間的主客關係並不明確,甚或曖昧,大概是一種「主一主」的形式,研究者必須融入研究情境中,既要觀察,也要行動,既是局外人,也是圈內人。


從以上的比較可以發現,量的研究所顯示的特徵,實際上就是科學派典的準則,也就是實證主義的觀點;而質的研究則明顯反映了人文派典的信念與方法。因此,量的研究與質的研究之間的差異,本質上乃是科學派典與人文派典的不同。從這個角度來比較量的研究與質的研究之間的差異,才不致被套在技術層面的小格局,也才比較能體會這兩種研究在教育學術界引起爭議的特殊意義。

瑞吟 提到...

我覺得看照片的活動應該大家都還蠻喜歡的,讓我們可以學習如何當個研究者,看照片不僅激發我們個人的想像力,也讓我們從課堂中學習如何將這些東西做個歸納,除了有關於健康,金錢,安全,我個人還覺得也有關生命,不知道算不算呢??

匿名 提到...

質性研究是建立在研究者與參予者的充分互動基礎上的探討方式,也是質性的研究者必須深入被研究者的生活世界,經過長時間的學習收集資料、在研究過程中觀察、學習、體認、包容、欣賞被研究者的認知架構
所以質的研究法,可以讓我們清楚、了解看到的過程和結果,有如前因後果,在加上量的計數,兩者為互補作用,應用得宜

Lisa 提到...

質性研究是建立在研究者與參予者的充分互動基礎上的探討方式,也是質性的研究者必須深入被研究者的生活世界,經過長時間的學習收集資料、在研究過程中觀察、學習、體認、包容、欣賞被研究者的認知架構
所以質的研究法,可以讓我們清楚、了解看到的過程和結果,有如前因後果,在加上量的計數,兩者為互補作用,應用得宜

叮叮的家 提到...

*質性研究法的意義及屬性



《啟示》質性研究的結果並不是為了普適到每一個情境,(事實上教育的結果發現也不可能應用在每一個情境)所以質性結果的提出除了解決研究研究者本身的問題之外,也看重對其他教育者、研究者有所啟發。與量的研究設計相比,在特定研究的應用中,質性研究設計是較少結構化且更有彈性,這並無好壞之別。由於研究的脈絡、目的及性質不一,研究設計也有所不同。

sherry 提到...

質性研究有一定的程序和邏輯可循。常用的方法有深入訪談及田野觀察。程序上我們要先搜集精確的筆記或訪談謄錄,然後進行譯碼,再進一步理論化和分析。研究的本質乃在探討一事件或一現象之「真實」情況為何?或「事實」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根據Munch(1981)的闡述:「事實」乃不同個人於不同時空背景下所見之匯集。我們無時無刻藉由感官接觸與接收到存在於個體以外的種種訊息,而我們對許多所見所聞往往也因為心境的轉變所以會產生不同的感覺與感受;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事件或物件的全貌可以用各式各樣的方式呈現之,而這亦是藝術之所以好玩、有趣之處。質性研究自來即以研究乃是一種藝術而非技術自詡之,因此所強調的.重點乃在於探尋事實的本質與探索現象的各種面向,並以個人與自身以外的種種所產生之互動來進行符號詮釋,所以基本上質性研究是藉由人、情境與時空三個座標軸架構所得的三次元角度來檢視各個存在的現象。

瑞吟 提到...

質性研究主要是從我們的日常生活生去做探討,隨著環境的改變,社會的進步與知識的增長來做變動,重於親身體驗,並做適當的調整,就好像知識一樣,沒有所謂的對錯.

Unknown 提到...

質性與量性本來就很難取捨,比方我所做的聽障研究就比較是質性研究,因為聽障的人口本來就少,做的問卷甚至都可以具名來研究,在就種情形之下,量的多寡,變成似乎很重要,但無法免強的困窘,所做出來的結論,也許很有深度,卻無法形成一種普遍的觀念或學說,也就是所謂的客觀性不足,這是強調質性研究者所必須接受的無奈結果。
反之若一個研究既要兼顧質性,也要兼顧量性,在實務上是有相當大困難的,因為這涉及到有無必要與經費夠不夠的雙重困難中,因此在人力物力的限制下,研究者經常被迫要做取捨。即研究者必須確定以質為重或以量為重,而無法兩者兼顧。
根據以上論點:我們試以一量與質均重的研究來探討此一研究之困難。譬如研究人們對辣椒之好惡,試想:當我們要研究喜歡辣椒的人時,問卷的量化將要如何設計?是用辣椒的口味來量化?把各種不同的辣味做選項?還是辣的程度作選項?還是辣椒的大小、顏色作選項?假若以辣味為取向,是要分等級嗎?
不然,如何量化?如果真的要分級,那麼第一級的辣和第二級的辣,受試者將如何判斷他所喜歡的是第一級或第二級或第三第四、、、、
想想看,這樣的研究客觀嗎?有意義嗎?有代表性嗎?有學術價值嗎?
研究社會科學的難處,就是因為人的感覺與精神狀態,快樂、悲傷、好惡,無法如一般科學中的長度重量那樣可以精確到奈米等級,正因為它無法測準,所以量性或質性研究,對我們這些偏向心理學的研究,是很難形成定律或定理的,也因此質性或量性的取捨對我們來說是很難決定的,只能視研究者本身的決定來說了。

muchi 提到...

質性研究目的主要在探討問題在脈絡中的內在意義,其特徵如在實際場域探索真相、以描述形式呈現資料、以統整觀點進行研究、以客觀立場歸納分析、以少數個案探究全體,依個人對質性觀點採取贊成的看法,因為質性研究易獲得新的見地及假設。根據觀察自然環境蒐集得到的資料所建立之假設、理論,較切合實際。由於觀察者開始研究時不採用特定假設,更易留意不是期望中的現象,而有意外的收穫。

茶茶☆═─ 提到...

質性研究引領研究者與被研究者進行長時間、親密性高的接觸,因而特別容易形式倫理議題。例如,當深入某一文化部落時,研究者的角色是一個完全參與者、一般觀察者,或者只是一個陌生人呢?對其文化價值是要「假裝」相信,還是「確實」相信?通常研究者介入愈深愈容易陷入倫理的兩難,例如想要與原住民保持距離,又想深入獲取研究資料。在客觀與否的問題上,質性研究主張與被研究者保持「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關係。「黏」表示要進入被研究者生活世界,才能了解為什麼被研究者會有如此的觀點;「不太黏」則警告如果全然相信被研究者的文化與價值,將會失去原本研究架構,唯有保持適切的距離才能思考人們接受某一信仰的原因。

薀淇 提到...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薀淇 提到...

質性研究的結果並不是為了普適到每一個情境,事實上教育的結果發現也不可能應用在每一個情境所以質性結果的提出除了解決研究研究者本身的問題之外,也看重對其他教育者、研究者有所啟發。與量的研究設計相比,在特定研究的應用中,質性研究設計是較少結構化且更有彈性,這並無好壞之別。由於研究的脈絡、目的及性質不一,研究設計也有所不同。

我贊同質性研究:質性研究著眼於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在日常生活世界中,意義的描述及詮釋,通常包括深入而豐富的描述、多采多姿的內容,及不尋常的細節與角色,給予一種真實的社會情境,或與特殊人物、事件實際接觸的感覺,透過質性研究的途徑,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事件或現象。它的多種不同派典,如實地理論、現象理論、詮釋學、符號互動論、批判理論等,各有特色與所長,不同的派典適用於不同的主題,派典本身並不存在對不對,好不好,只有與研究的問題以及研究過程中其他因素相聯繫時,才可能衡量其是否適宜。

匿名 提到...

質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也稱定性研究,簡單地說,是指側重於從質的規定性方面認識事物的研究方法。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的兩種規定性。所謂質,就是某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規定性,它表明了該事物是一個確定的存在,即該事物是什麼、怎麼樣,以及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存在。質是事物內在的規定性,但通過事物的具體特性外在地表現出來,質的研究就是通過觀察和研究該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具體區別與聯繫,把握事物的基本特性和特徵,從而認識事物的質。
  事物又有量的規定性。所謂量,就是表示有關事物的構成或某些性能的等級、程度、規模、範圍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
量的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也叫定量研究,就是指 從量的方面認識事物的研究方法,即側重對事物的規模、程度、速度、範圍和空間結構的測量、計算和分析,以精確地認識事物的方法。
  儘管質和量是兩種不同的規定性,但它們又不是獨立存在的兩類現象,而是既相互區別、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的。一方面,質依賴於量,通過量才獲得其現實的存在。另一方面,事物的質規定事物的量。質的存在是量存在的基礎,質制約著量,規定著量的變化方向和範圍,任何一種特定的質,都要求有一確定範圍的量與其相適應。質與量的對立統一決定了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是兩種既有區別又相互補充的方法,它們分別從質和量兩個角度探究事物的本質。一般地說,質的研究在前,量的研究在後,即先要認識事物的質,把不同的事物區分開來,然後才能根據質的規定性,收集和分析事物的數量特徵,進行量的研究。量的研究反過來又促進質的研究,使認識不斷深化。

叮叮的家 提到...

老師m9208105是我們班的五號欣凌喔~別忘記囉!

欣凌 提到...

質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也稱定性研究,簡單地說,是指側重於從質的規定性方面認識事物的研究方法。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的兩種規定性。所謂質,就是某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規定性,它表明了該事物是一個確定的存在,即該事物是什麼、怎麼樣,以及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存在。質是事物內在的規定性,但通過事物的具體特性外在地表現出來,質的研究就是通過觀察和研究該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具體區別與聯繫,把握事物的基本特性和特徵,從而認識事物的質。
  事物又有量的規定性。所謂量,就是表示有關事物的構成或某些性能的等級、程度、規模、範圍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
量的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也叫定量研究,就是指 從量的方面認識事物的研究方法,即側重對事物的規模、程度、速度、範圍和空間結構的測量、計算和分析,以精確地認識事物的方法。
  儘管質和量是兩種不同的規定性,但它們又不是獨立存在的兩類現象,而是既相互區別、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的。一方面,質依賴於量,通過量才獲得其現實的存在。另一方面,事物的質規定事物的量。質的存在是量存在的基礎,質制約著量,規定著量的變化方向和範圍,任何一種特定的質,都要求有一確定範圍的量與其相適應。質與量的對立統一決定了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是兩種既有區別又相互補充的方法,它們分別從質和量兩個角度探究事物的本質。一般地說,質的研究在前,量的研究在後,即先要認識事物的質,把不同的事物區分開來,然後才能根據質的規定性,收集和分析事物的數量特徵,進行量的研究。量的研究反過來又促進質的研究,使認識不斷深化。

nancy 提到...

質性研究是一種在社會科學及教育學領域常使用的研究方法。質性研究實際上並不是一種方法,而是許多不同研究方法的統稱,由於他們都不屬於量化研究,被歸成同一類探討.
質的研究,有時亦稱為田野或實地研究。人類學家與社會學家採用的田野或實的研究係從田野蒐集所需的資料,與實驗室研究以及其他研究者控制場所的作法相對。在教育上質的研究通常稱為自然探究,乃因其研究者對自然發生的事件感到興趣,從觀察自然的行為中,蒐得所需的資料;有時候亦稱為人種誌研究,以參與觀察法,蒐集特殊情境中的資料,是人類學家用以描述文化的方式。

amimi 提到...

這週的照片讓我們發現,雖然大家看到的是同樣的東西,但是大家的解讀卻是不一樣的,就像狗仔隊一樣,他們雖然有一張很真實的照片,這樣內容的真實性卻不一定是真的,而有可能經由寫稿人的自我想像去編輯,是好是壞都經由單單個人的揣測,要不要相信,都是皆由讀者自己的認定,雖然它有一個正確的答案,但也是要靠人願不願意去信任,這也是質的一個結果
只要相信,他就是答案,這樣的結果,才會使人覺得快樂,因為你可以發現許許多多的新事物,不會被一個東西所侷限,你說是不是呢!

Lucy 提到...

質性研究不僅是一種「操作的技術」,更是一門「詮釋的藝術」,質性研究強調要以被研究者的觀點來看世界,並了解被研究者的經驗,進而從中建構社會真實性(但不可以研究者的主觀意念進行論述分析)。
 質性研究是一個有系統的、經驗性的研究策略,可以回答特殊社會情境中關於人的問題;質性研究也可做為一種工具,用來描述並嘗試瞭解人們的行為,與他們分享經驗中所觀察到的規則,在質性研究的例子中,所有的現象,研究參與者、成員、與各種相關角色,都是在完整的社會情境、脈絡中被塑造出來,而研究者所欲補捉及了解的,則是研究對象在該情境、脈絡下的經驗。
質性研究所提出的問題是處理人們真實想法與感覺,並完全以經驗世界中可認知的現實材料為基礎而產生研究成果。
最後,我們可以說:質性研究是一個機會,是可以加入一個具有新想法、生氣勃勃,且充滿探險可能學術群體的機會。

Lucy 提到...

我個人蠻喜歡老師上課的方式,原本這門課可能會有點乏味,但經由老師的用心設計(如:上個禮拜五的「照片」活動)讓我們嚐到了一些身為「研究者」的況味,很特別。

yumi_word 提到...

質性研究自來即以研究乃是一種藝術而非技術自詡之,因此所強調的重點乃在於探尋事實的本質與探索現象的各種面向,並以個人與自身以外的種種所產生之互動來進行符號詮釋,所以基本上質性研究是藉由人、情境與時空三個座標軸架構所得的三次元角度來檢視各個存在的現象。

sophia 提到...

量是死的 確定的 肯定的 質是不管到哪裡都是有希望的 因為它會隨著人跟時間而有所變化
量化研究強調內在效度(可靠性)與外在效度(普遍性)及其影響因素,質性研究強調信度(一致性)。

sophia 提到...

贊成 因為可以從各個角度去看事情
「質性研究」並不是代表一個單一研究方法的名稱,而是代表一組各類型研究方法的名字,例如:民族誌,教育鑑識及評論,自然式探究方法,片段分析法,個案研究,生態樣本記錄及分析法等等。從知識論角度來看,演繹主義及實證主義可以兼容,並可使觀察事物更清楚。若從方法論來看,質性研究與量性研究亦可以互取所長。
每個傳統都有其特有的概念、原理、觀點和方法,也都有其基本假設、研究特性和研究限制,從而吸引其追隨者。臺灣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奠基期重視實證傳統,轉型期除實證傳統繼續有人追隨外,解釋傳統和批判傳統也都有人效法,這是可喜的現象。然而整體上,對這三大傳統的反省,仍然不足;每個傳統的研究人力,也仍嫌不夠,這都是未來需要努力的地方。

Sammy 提到...

一張相同的照片,經過大家的眼睛所思想解說的答案個不相同,而在討論中所建構的需採用社會的屬實,可多分解不同的看法加以探討,直到尋找到相關的的解釋為主吧!

依雯 提到...

從第一次上課到現在,照片研究討論方式,讓我感覺比較有趣,滿喜歡的呢!
將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做比較,我比較喜歡質的研究,也同意質的研究,看完了課本P.379後,我覺得量的研究,顯得比較呆板、無趣,
一板一眼的、不好玩;而質的研究比較人性化,較自然富有彈性,也比較有趣。
雖然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我會比較喜歡質的研究,但是量的研究,也是有它的優點,也不能全然說它不好,有一些研究也是必須要用到量的研究,以得到它的數值,例如:幼兒行為觀察中,通常需要使用量的研究像是量表、測驗...等,需要一個"客觀"的結果。

欣凌 提到...

從一張紙大家的想法與看法都不同,而且每個答案都很有道理,老師也有問會不會因為ㄧ個同學沒來或是來遲了想法會不會有影響,結果是會,因為每個人想法都不同有這個人在答案一定部會ㄧ樣,還有說到一個研究是要花時間及研究再研究才是知識這個是線在忽視的因為大家直會上網找資料但不太會自己ㄑ想,我贊成因為課本裡有寫到要以客觀來看每件是在來社會適部斷的變動的而人ㄉ生活即是ㄧ連串相互關聯ㄉ所以質性研究能使研究者更深入的理解社會事實並發展出特殊的知識論.

fan 提到...

同樣的照片'事情會因為每個人的經驗'年齡等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看法與意見,所得到的答案也可能會因為少了一個人的參與而改變,這就是質的研究會因為外在的因素去變動,量的研究是永恆不變的
不論是質得研究或是量的研究,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因為有些事情是沒有辦法單用某一種研究就去得到答案的

peterlien 提到...

我個人覺得看狀況,因為要看你所做的研究是屬於何種研究較適合來論定比較好,有時候是兩者都要用,有兩者都用的嗎?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如果單純只能2選1,我會贊成,因為他比較能深入研究對象的想法,而且有前因後果的,比較人性化,
質性研究較適合研究人和社會現象
這是我個人的想法

nancy 提到...

透過一張圖片,經過討論.思考後,出現ㄌ各式各樣不同ㄉ答樣,或許也因為這樣,使得我慢慢領悟到當一位研究者ㄉ精神ㄌ......

☆chi☆ 提到...

好神奇哦,明明大家看的都是同一張照片
可是卻有一大堆不同的答案,所以這就表
神世上沒有決定的真理

grace 提到...

記得小時後家人有講過
一種米可以養百樣人
我想就用在這最合適了
因為真的很難去管大家的想法
如果可以看透任何事
那是不是很多東西都變的不重要了ㄋ
值得我們好好想想

Fanny0923 提到...

一.不贊成
二.(一)未能考慮不可預料的事件:作可能發生的判斷評估,無法考慮不可預期事件。
(二)對於模稜兩可的問題難以劃分一定看法:專家背景、經驗不同,對同一主題有不同的看法,有時優點即為缺點,缺點即為優點,互補成效。
(三)專家代表性不足:若參與討論的小組成員選擇不平均,偏見將會產生,例如,由一個過度多人參與的團體所提出的優勢意見時,可能會左右整個團體的選擇。
(四)耗費時間:郵寄問卷往返時間過長,需花費45天以上完成,參與討論的成員可能因此失去動力,問卷回收率若不高,意義不大。

馨黛 提到...

原本乏燥、繁瑣的理論老師可以從一張照片帶入,實在是太神奇了,僅僅薄薄不起眼的照片,竟然也可以有那麼多的聯想,從過程中讓我體會到什麼是研究的精神,也體會到有疑問就要提出來不要被某種既訂的事物牽著鼻子走,每個人的想法都沒有一定的對錯,所以要勇敢提出自己想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