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4月 19, 2007

兇手的心理狀態「個案分析」

各位大家好,
今天在Yahoo Video裡看到了校園兇手自拍的影片與相關的照片。請參閱。

其實,兇手個人的陳述,就是我們最好的「個案分析」資料。(特別是對他犯案前的心理狀態)

或許各位對英文不是這麼熟練---沒關係。
我會把內容大致上翻譯成中文給各位看,然後各位可以針對內容,發表意見。

Jimmy Ou

當一個「個案研究者」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對未知事物的探索與發現!

5 則留言:

郭淑惠 提到...

驚聞校園槍擊慘案,我實在不喜歡用殺戮字眼,但兇手的行徑實是幾盡瘋狂的殺戮,毀滅性的屠殺讓人不寒而慄,行兇現場分為兩個時段和地點,對於學校面臨危機時的危機處理方式,真是頗不以為然,雖然槍擊發生在學生宿舍,學校使用電子通訊網告知是緩不救急的,並不是每個學生都在使用網路,而且學生宿舍是在校園內,怎可視為「單一事件」,難道兇手自己會消失在學生宿舍;至少使用學校廣播系統知會學生注意人身安全,讓兇手有第二次機會再進入校園造成更多的傷亡,學校的輕忽此一重大事件,個人認為學校難辭其咎。
案發後,本來我最想知道的是(一)兇手的動機為何?(二)成長背景,(三)心理狀態,爾後得知此一槍擊事件早已事先計劃預謀,於是把兇手的動機挪到最後,再來了解趙姓學生的家庭及成長背景,趙從小即有自閉傾向,父母對此似乎無能為力,而且成為新移民後,忙於適應環境和生計問題,對於孩子可能疏忽於關切和治療,甚至於是醫生已鑑定為「有立即危險性」的精神症狀,身為父母還是沒有警覺,終致造成許多家庭和社會的巨殤。趙在一個種族歧視國家中成長,備受輕視欺淩,本有精神宿疾的趙,因此造成更大的憤世嫉俗的心理,在特定的情境下展張開了向社會報復的行為,從行兇前的自拍影帶中,趙的自白言詞和表情,充滿了他對於社會現況的仇恨和不滿,引發他玉石俱焚的情仇。南韓國家在最近這幾年的努力與發展,展現了韓國人的愛國與團結,成績也相當亮眼,卻不幸由韓籍學生犯下大錯,難免觸動各方最深層、敏感的族群意識,重視倫理道德的韓國人民,為此同感羞愧,有人急於避禍、贖罪,甚至有人跪在美國大使館前表達歉意,一人之過,卻要由一整個民族來承擔;這是多沉重的負擔啊!因為這次的校園血案,是否再度在美國掀起種族對立效應,對於留美的亞裔民族恐怕將造成心理上很大的不安。
對於自拍影帶的公開,我非常擔心他所帶來的效應,現在不管政治、治安或其他種種因素,已不再是從前純樸的安定生活,如果出現模仿效應,真是影響了正處於身心發展正不穩定的青少年,對於媒體的爭功與收視率掛帥,不斷的放送負面消息做法,讓身為家長的苦不堪言,視媒體為絕緣體。

琪琪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琪琪 提到...

針對這起駭人聽聞的槍擊事件,我所好奇的是犯罪者的動機和他的生長環境及週遭朋友..等等,因為中國話常說物以類聚~~所以我想知道在反罪者他的大環境生活過程中是否真是如此,因此我看了一些相關報導,自己歸納分析出幾點癥結所在:
從他的家庭環境去做分析來看:
他在家中和家人沒有互動,沉默不語、安靜到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在他們家族中也有自閉症這樣的病史但卻沒人注意到.
他的親戚中,有人也曾遭受到槍擊而死亡,但卻沒人去重視心理輔導或其他相關的後續追蹤…等等。
從大環境來做分析:
中學時期曾被欺凌、取笑,所以可能會導致心理受創而仇視其他的同學,長期累積下來顧可能導致這起槍擊案件。
再學校唸書的趙承輝身邊沒有半個朋友,這使得他越來越孤僻,也有可能導致他用槍擊同學來抒發心裡的不滿。
美國槍枝取得容易且媒體大幅報導負面新聞,血腥、暴力充斥,導致認為自己正確價值不被認同的自殺者,與社會中一些感到挫折的人,經常可能會受到想短暫成名的影響將無可避免地引起一些人覺得自己也適合做這類事。
綜觀所述:由此個案來分析發現兇手其人格發展是遭受扭曲的,小時後的經驗不愉快會導致長大之後的人格扭曲,而長大後的環境又沒有適時的把扭曲的人格拉回來,再加上仇視、不滿……以及種種的社會現象才會導致如此嚴重的結果,但是這個社會成本和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如果當初家人能夠適時的給予其精神上的支柱和幫助,或是帶他去接受治療…等等;那也許今天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如果當初社會可以多給他一點關愛和幫助,同學們可以對他多一些包容多一些鼓勵,那今天這樣的悲劇也不會發生;如同美國布希總統說:「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徹底了解,是什麼原因導致一個學生奪走三十二人的無辜生命。」「我們知道的是,這是一個深受困擾的年輕人,出現許多警訊。」!

為自己的未來加油著的"無敵菊子"~~ 提到...

再前一陣子有一個重大新聞,想必是震驚全球的新聞,在維吉尼亞理工學院出現一個殺人事件,其實在事情剛開始時,對於兇手是誰,大家都在猜測,但因膚色及看起來像東方人,便說是中國人,其實在還未確定的事件裡,並不能斷言,因為這樣其實會使更多受到傷害,我們並不知道我們會不會因為一個做錯事而大家必須跟著一塊受罰,但事情一出,知到真相時,大家著時鬆了一口氣,所以什麼事情都不能斷言,必須經過蒐集的資料,加以分析解讀,並取得證實,這份資料才得以有真實性。
所以我們在今天的課堂上,經過老師的指導,知道事情必須分解經分析,把事情分成人、時、事、地、物分門歸納,每一個關鍵其實都息息相關,但分門別類可以讓我們更加清楚明瞭事件的重要部分。做報告時其實也必須清楚知道我們的方向,並不是只是一個大目標,卻無方向盲目的做研究,所以我們必須以這樣的分析作為開始。
其實利用與我們都清楚的事情作為課程,讓我可以更加清楚知道研究的方法,也讓我們不會與社會脫節,因為用的題目是我們現在遇到事,看到的事,這會讓我們更懂得利用時事去做研究。並不是只是事件,我們所遇到的人,每天會做的事,都可以因為研究更為了解明白,因為每件事都跟我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

靜君 提到...

其實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兇手會這樣做,也許就是所謂的被逼到無處可逃了吧!他之前就有類似的情形出現了,那為什麼社會沒有即時把他安撫,反而當成沒有這一回事,而到最後卻讓他做出這樣的事情來,真是……是這個社會病了,而不是人病了。